4月19日,商学院组织教师通过线上集体参加了中欧案例教学工作坊,学习案例教学法在商科教育中的实践价值与创新应用。本次培训通过真实企业案例分析、互动讨论与角色模拟等形式,为参训教师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助力提升教学水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陈世敏教授以阿里巴巴和京东为例,生动展示了案例教学法的核心价值。案例教学法以真实企业为“实验室”,通过解构商业现象、模拟决策场景和激活多元视角,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化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并培养批判性思考与协作能力。陈教授强调,案例教学法的魅力在于将商业复杂性转化为可探究的学习议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积累“可迁移的商业智慧”。
培训结束后,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深刻的学习体会。
法学系向明媚老师: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案例教学的价值。通过阿里京东的实战案例,学生们能够把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认知,在开放式讨论中培养商业思维。这种“商业沙盘推演”式的教学,真正教会了学生应对复杂商业环境的方法论。
工商管理系蒋卓芮老师:案例教学完美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阿里和京东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战略选择的辩证关系,互动设计既激发思维又保持聚焦。我计划在课程中加入更多本土案例和实践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商业分析能力。
金融科技系金博老师:陈世敏教授的案例教学法让我深受启发。通过阿里京东的真实案例,学生能沉浸式学习商业分析。这种教学法培养三大能力:结构化思维、实战决策力和批判性思考。将复杂商业问题转化为实践课题,帮助学生在讨论中积累商业智慧,是培养未来管理者的最佳方式。
会计系叶昱雯老师:观看中欧案例教学视频后,我深刻体会到案例教学不是“讲故事”,而是让学生成为决策者。通过本土化案例和启发式提问,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思维引导者”。这种教学方式将课堂变成商业实战演练场,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本次中欧案例教学工作坊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启示。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企业案例、互动讨论与角色模拟,不仅深化了理论认知,更培养了学生的商业思维与决策能力。未来,商学院将继续推广案例教学法,结合本土化案例与动态追踪,助力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智慧的新时代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