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商学院在崇明校区成功举办2025级春招新生交流会。此次活动涵盖工商管理和法学专业,通过校院两级整体介绍、专业特色解读、互动交流等环节,为新生及家长呈现了商学院“根植行业实践、融汇中西文化、探索商学新知” 的育人体系,搭建起家校协同育人的坚实平台。上外贤达副校长季萍,商学院院长王晓光,党组织负责人姜雅净,党总支副书记袁晶明,工商管理系学科带头人项飞、法学系主任张峥和专业骨干教师共同出席活动。
一、院校全景:多维赋能人才培养
交流会在温馨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季萍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新生及家长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全面介绍了贤达学院的办学条件与国际化特色,指出学院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优质资源,形成了“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 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打开跨文化沟通与全球视野的窗口。她特别强调,学院近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95%以上,海外升学率年均 16%,多元发展路径助力学生逐梦未来。
商学院王晓光院长聚焦学院发展,回顾了自 2004年成立以来的20年历程,描绘了发展愿景。学院始终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商科人才” 为目标,通过60余家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专业能力。他表示商学院已获批硕士学位提前培育单位,正积极筹备金融硕士点申报,未来将为学生创造更多更高层次的深造机会,助力学生提升学历,拓宽职业发展道路。
商学院党组织负责人姜雅净教授强调,商学院有着根植行业实践、融汇中西文化、探索商学新知的使命,希望立足长三角、面向世界,培育出融汇经管法知识的专业人才。为此,学院建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和教学风险管控措施,以多层次融合式的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推出案例分析、三分课堂法、实训模拟试验等新型教学方式。
二、专业解码:特色培养各展所长
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实践融合,赋能创新发展
工商管理学科带头人项飞教授深入解读专业特色,强调“理论与实践融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的培养理念。课程体系以学科基础课为根基,通过数字化运营等前沿选修课,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人才。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在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累计斩获国家级奖项数十项、省部级奖项百余项,彰显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学院还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助力学生在职业发展中抢占先机。
法学专业:校地协同育人,筑牢实践根基
法学系主任张峥老师围绕“实践型、应用型法律人才” 培养目标,介绍了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特色优势。学院与崇明司法局、律所深度联动,共建实习基地,构建 “案例分析”“三分课堂法”“实训模拟” 等多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法律实务中提升专业技能。课程设置注重 “经管法” 知识融合,既夯实法律专业基础,又拓宽跨学科视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此外,学院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场景,助力其全面发展。
三、互动交流:家校携手共话成长
在互动环节,家长们围绕学生关切的热点问题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针对“春考学生线上课程安排”“大学学分绩点要求”“英语考试报名资格” 等问题,相关专业负责人及学院领导逐一细致解答,消除家长疑虑。学院特别强调,将通过严格的教学质量管理、个性化的学业指导,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呼吁家长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助力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四、寄语未来:志存高远逐梦前行
商学院姜雅净书记、袁晶明副书记分别在总结发言中寄语新生,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大学阶段保持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商学院将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党团建设、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打造温暖有活力的育人环境。
未来,商学院将继续深化家校合作,整合优质资源,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培养兼具国际竞争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懂理论、精实践、有情怀” 的商科与法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