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校携手谋协同 法治育人启新篇​

上外贤达学院赴崇明区人民检察院开展合作调研

发稿时间:2025-09-25

9月2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副校长季萍率领商学院副院长张源及法学系主任张峥、法学系教师胡晓一行,赴崇明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检校合作暨学术调研研讨会。崇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谢惠和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朱芸公益检察室和政治部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检校双方围绕法治人才培养、理论实践融合、服务区域发展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合作识。

会议中,崇明区人民检察院谢惠副检察长详细介绍了该院在生态检察、涉农检察、数字检察和航运检察等领域的实践成果,重点分享了结合崇明生态岛建设开展的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他表示,高校的学术资源与人才优势能为检察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期待通过检校合作破解实务中的难点问题。

季萍副校长介绍了上外贤达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发展优势。她指出,学院依托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了“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涉外法治等领域积累了鲜明特色。此次调研正是响应最高检、教育部要求,推动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

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赋能”主题,双方展开深度研讨并形成三大合作共识:

一是共建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双导师”制度,由检察院实务专家与学院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实习,开设“检察实务讲堂”,将生态检察、涉外案件等鲜活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完善实践导向的法学教育机制。

二是共研实务重点课题:联合组建研究团队,聚焦崇明生态保护中的法律适用等区域特色议题,形成“实践出题、理论解题、成果用题”的闭环研究模式

三是共享优质资源平台:挂牌“上外贤达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检察机关定期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学院为检察干警提供涉外法等专项培训,共同打造高素质法治队伍。

季萍副校长在总结中强调,检校合作是教育强国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衔接点。上外贤达学院将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在涉外检察人才联合培养、跨境法律问题研究等领域精准发力,助力崇明检察院提升涉外司法服务能力。谢惠副检察长表示,双方将尽快细化合作方案,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努力打造“理论-实践-育人”协同发展的检校合作样本。

此次调研为双方深化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未来,上外贤达学院与崇明区人民检察院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推动法学理论与检察实务双向赋能,为崇明生态岛建设及上海法治建设贡献“检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