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商学院在商管楼312会议室举办了“混合式教学:重塑未来课堂新生态”教学研讨会——暨出国研修研人员学术报告会。商学院代理院长韩景倜、副院长余婕、副院长张源出席会议,2025年新进青年教师到会听取报告。
会上,法学系宁若花博士,结合“上海市民办高校强师工程”实践项目,系统分享了混合式教学的前沿理念与课程建设经验。她首先介绍了该工程通过专项线上培训、课程建设评审及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高级研修三大任务赋能教师发展,并重点分享了暑期赴芬兰研修的收获,包括前沿学术讲座、HYPE教学中心参访与文化体验,为在座教师提供了混合式教学的国际化实践参考。
宁若花老师首先讲到如何认识混合式教学:明确“是什么”与“有什么价值。首先要理清混合式教学的核心定义 —— 它不是线上和线下的简单叠加,而是将线上数字资源与线下实体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核心目标是整合两者优势,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继而,指出混合式教学有三个关键特征:第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 “主讲人”转变为“引导者”,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二是“阶段性演进”,从传统面授到纯在线学习,再到混合式教学,背后是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的持续进步;第三是“双向价值”:对教师而言,线上资源建设能积累教学经验,线下活动组织减少重复劳动,系统自动评估还能提高效率;对学生而言,线上自学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线下互动能提升课堂效率,过程性评估能帮助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接下来,从学习目标重构与情境分析、线上资源与活动设计、下课堂流程设计三个方面分享了如何具体设计混合课程。宁老师强调,课前要利用线上学习数据做诊断,明确学生的薄弱点;课堂上用“问题研讨、案例拆解、项目演练” 等策略引导深度学习;教师还要转变角色——记住 “教学不是表演,而是服务;不是灌输,而是点燃”。 混合教学不是“设计完就结束”,而是要靠数据驱动持续优化,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
报告结束后,韩院长与张院长分别作点评发言。
张源副院长指出,汇报充分展现了“强师工程”的丰硕成果。他系统阐述了强师工程“线上培训夯实理论、课程评审推动实践、海外研修开拓视野”的教师发展闭环。张院长进一步强调,参训教师已准确把握混合式教学“深度融合”本质,并在目标分层与技术应用上体现务实态度。未来,他希望参训教师发挥“种子”作用,通过组建研讨小组、开展示范课辐射经验,并结合商科课程探索VR等技术融合。学院将同步优化平台体验、设立专项经费,共同打造兼具国际视野与实践温度的优质课堂,惠及学生。
韩景倜院长赞扬了宁若花老师的报告,内容翔实、见解深刻,鼓励全体教师学习其介绍的互动工具与方法,并积极在授课中融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持续推动教学创新。
本次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